谈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报工作,人们的记忆常常回到龙潭的前三杰: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以及后三杰: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与此同时,也会想起军衔为中将的吴石与郭汝瑰,但鲜有人知道曾任军统西北区区长、局本部行动处少将处长的程一鸣,亦是情报界的“峨眉峰”。
不过,吴石显然不是《潜伏》里吴敬中或余则成的历史原型,而郑耀先的历史原型,也与程一鸣或钱壮飞无关。尽管《风筝》原著中郑耀先的原名是“钱溢飞”,但钱壮飞是徐恩曾的机要秘书,二者并非同一情报网络中的人物。
在当时,周恩来领导的秘密战线汇聚了大量精英。甚至连蒋介石的速记员也是我方特工。蒋介石指派“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制定的许多关键作战计划,延安或西柏坡总是比蒋介石先知悉。
在红军时期,蒋介石最信任的司令中,也有一位我方特工。他成功地将蒋介石亲自设计的第五次围剿“铁桶计划”转交给了红军。这份情报无疑促使红军做出决心长征的决定,因此这次的情报泄露,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展开剩余77%提供这份“铁桶计划”的蒋军司令是莫雄,很多人对他都不熟悉。如果向一百个人提问,可能有三五十个能说出余则成与郑耀先,却未必能知道当时担任粤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中将师长的莫雄。莫雄也曾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江西赣北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莫雄的名字如果不是他亲自撰写的《我将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计划转交中共》这篇史料流传下来,恐怕没人会知道他在这段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莫雄在1907年加入老同盟会,参加过北伐与讨桂战役,也曾担任中山先生的警卫,与蒋介石、薛岳、张发奎等人有着深厚的关系。他与蒋介石的私人关系一直较好,即使在私交中断时,彼此见面时依然会有些许融洽的氛围。
1933年末,莫雄因“赋闲”在薛岳的第二路军驻南昌后方办事处享受贵宾待遇,并巧遇了蒋介石的亲信杨永泰。杨永泰十分热情,称莫雄为“大哥”,并邀请他从薛岳家中“搬”到自己家里。
杨永泰热衷于为莫雄与蒋介石“接线”,为他推荐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这个职位适合你,你做文武兼备的司令,既可以打仗,又可以管理地方。”莫雄虽有些推辞,但最终还是被杨永泰成功说服。两天后,莫雄得到了由蒋介石签发的职务委任书。
莫雄从蒋介石那里得到了权力,开始有了与老蒋抗衡的念头。回到上海后,他带领地下党组织与蒋介石的“剿共”工作形成了微妙的对立。在蒋介石的“剿共”计划中,莫雄被安排了一个看似重要但实际上是“空洞”的职位。他与地下党密切合作,并巧妙地帮助红军传递了大量情报,甚至让蒋介石误认为他在“剿共”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934年,莫雄被蒋介石秘密召集到庐山,参加了一次关于红军第五次围剿的军事会议,会议上,杨永泰提供了他的“铁桶计划”,这个计划旨在用150万大军对红军的根据地进行包围。计划周密,布置严密,试图通过铁丝网、火力网和碉堡群将红军围困。然而,正是因为莫雄的暗中泄露,这一计划未能成功实施。
在得知“铁桶计划”后,莫雄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地下党将详细的作战计划和部署送出了蒋介石的掌控范围。为了传递情报,项与年等地下党成员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成功将情报送到了红军。这个举动为红军的长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而蒋介石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是莫雄让红军在“铁桶”包围前发动了长征。最终,红军成功突破了蒋介石的围剿,长征顺利进行。蒋介石对此毫不知情,直到莫雄将情报送出后,才意识到自己“兵败如山倒”。
随着时间推移,莫雄成了蒋介石眼中的一个“棋子”。他曾被蒋介石逮捕,但由于地下党关系广泛,最终得以顺利脱逃。虽然曾有过一段较为坎坷的经历,但莫雄依旧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在蒋介石身边获得了一席之地。
发布于:天津市广瑞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